[痛經症 案例分享]
錦禾中醫 陳怡安醫師
一名長期痛經的年輕女性,在經過一個月的中藥調理後,回診時驚訝地表示:「從沒想過中醫調理的效果會如此顯著!這次的痛經程度明顯得減輕許多,至少緩解了一半以上!」
這位25歲年輕女性,自初經開始就持續受到痛經困擾,西醫婦科檢查並無異常,每次經期都需服止痛藥,因逐漸提高劑量仍無法有效緩解而感到不安,因此尋求中醫診治。患者經前偶有下腹悶脹感,經行一至三日小腹墜脹疼痛劇烈,血色偏淡紅,壓力大或勞累時夾有小血塊,經前水腫,經後頭暈;還伴隨常偏頭痛,長期眠差眠淺,偶發心悸胸悶,皮膚敏感易起癢疹等症狀。評估症狀與舌脈,初步診斷患者兼有肝鬱氣滯與血虛的表現,選用小柴胡湯或柴胡疏肝散,搭配當歸芍藥散為主方。
目前經過三個月的中藥調理後,痛經發作時間縮短,止痛藥劑量也已減少至原本的四分之一,經後頭暈、頭痛、眠差、心悸、倦怠等症狀也持續改善。
痛經是指女性在月經期或行經前後出現的週期性小腹疼痛,有時會牽引到腰骶部,也可能伴隨有噁心嘔吐、頭痛頭暈、腹脹腹瀉或情緒不穩等表現,嚴重者甚至可能昏厥。大多數女性其實都曾經歷過痛經,即便疼痛症狀不盡相同,或多或少都會對生活品質及工作或學習表現有所影響。
痛經症主要分為原發性痛經及續發性痛經兩大類。
1.「續發性痛經」:臨床上遇到長期嚴重痛經的患者,都會先建議患者至西醫婦產科就診檢查,以評估患者是否屬於「續發性痛經」─因骨盆腔器質性病變造成的痛經,例如:子宮內膜異位症、子宮肌瘤、卵巢囊腫、慢性盆腔炎等。
2. 當檢查排除了其他可能的病症,即可診斷為「原發性痛經」─西醫認為主要是由於子宮內膜釋放了濃度過高的前列腺素,導致子宮壁肌肉被過度刺激,強烈收縮因而造成疼痛。
無論是原發性或續發性痛經,都能透過中醫調理,改善經期的不適。
中醫認為痛經多半是經脈氣血運行不暢所致,治療就著重於通調氣血。臨床上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證型:
1.氣滯血瘀:大多與情緒、壓力有關,造成肝氣鬱結、氣機不暢,進而影響血行而導致痛經,表現多為小腹墜脹或刺痛,通常在經前或經初來時發,血色偏暗,質稠或有血塊,常伴隨有脅肋疼痛、乳房脹痛、情緒煩躁、胸悶或頭脹痛等症狀。治療多用柴胡疏肝湯或加味逍遙散以疏肝理氣,酌加活血藥如川芎、紅花、延胡索等。
若是氣鬱日久,血脈瘀滯嚴重,痛經程度也會更加劇烈,經行不暢,通常疼痛會隨血塊排出減輕,舌質黯或見瘀點。治療則改以活血化瘀為主方,常用少腹逐瘀湯、折衝飲或桂枝茯苓丸。
2.氣血虛弱:除了素體虛弱,過度勞累、過度節食或大病久病都可能造成氣血不足,使得經血運行無力。此類痛經多發於經期中或經淨後,小腹持續隱隱作痛或伴隨下墜感,揉按可緩解疼痛,月經量偏少,血色淡且質稀,此型患者容易疲倦、頭暈、心悸,面色多蒼白或萎黃,舌質淡。治療須先補氣養血,使氣血恢復就能緩解痛經,常用的如八珍湯、人參養榮湯、當歸補血湯、聖愈湯等。
3.寒凝胞宮:主要因體質腎陽不足,衝任虛寒所致,而喜食生冷或常淋雨受寒等習慣使寒濕之邪更損胞宮衝任,血受寒則凝滯,導致經血下行受阻而發為痛經。主要表現為經期或經後小腹冷痛或絞痛,熱敷可使痛減,經血量少、色淡且有血塊,常可並見四肢冰冷、腰腿痠軟、帶下多且質清稀,甚至是腹瀉或頻尿。治療常選用溫經湯或當歸四逆湯,以溫陽散寒、化瘀止痛。
除了藥物調理,也建議症狀嚴重的患者在經期前或行經期,根據體質搭配針灸或丹田灸的治療,以加強療效,預防痛經,也可以即時緩解不適感。
針灸能疏通瘀滯、調暢氣機而達到止痛的效果,常用的穴位如:三陰交、血海、陰陵泉、太衝、氣海、關元、胞門、子戶、腎俞等;
丹田灸主要針對神闕、中脘、天樞、關元等穴道給予溫熱灸療刺激,以溫通經絡、祛寒除濕、調暢氣血,因此特別能改善骨盆腔循環,緩解寒凝胞宮型的痛經。
痛經的影響並不局限於疼痛發作當下,長遠來看,體內氣血失調的問題甚至可能增加不孕的風險,不可輕忽,一定要就診尋求專業的診治;經過調理,使陰陽平衡,氣血調和,循環改善,除了能夠有效減緩痛經,在體力、精神與氣色等各方面都能同時獲得顯著的改善唷!
<以上為真實案例分享,已取得患者同意刊載,每位患者體質及需求不同,請就診搭配醫師建議進行診療>